浅谈2018年供热市场的“变局”
如今的供热市场已经是风云突起,瞬息万变。上半年还是卖方市场,下半年刚一开始就变成买方市场。最大的感触就是东北,西北,华北的热力公司都在卖!而且收购的价格也在一路的下滑,能够收购供热行业“重资产”的企业越来越少了。早前靠忽悠大声呐喊融资1000亿进入供热市场的那些企业也面临着人走茶凉,资金断裂的境地。
那些上市的,即将上市的与供热相关的企业也是煎熬万分,股市上融不到资,截至今日大盘跌破2700点大关,美国对中国征收2000亿的贸易决定本周实施,股市将会更加凄惨,哀嚎遍野。早前的那些国企,央企在股市里再也不像几年前能够顺利的从股市上套现、融资了,而且发现收购再多的热力公司充当业绩在股市上也拉动不起来股价。而且早起这些央企,国企收购的热力公司都是“高价收购”的“低价值”的热力公司,收购后就得大笔的“再投资”,锅炉房,管网,换热站的都需要再升级改造。再加上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跟不上,基本上每年都在赔钱。最后总结一句话:“他们现在想收购也收不动了”。
在之前几年疯狂收购热力企业的巨头们,基本是上市公司、大型央企,国企。随着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强,早期把股权质押给银行贷款收购热力公司的上市公司,国有企业,面临着债务危机,要还银行的贷款了,否则银行就要强制回收了!早期的上市公司收购了大批的低价值热力企业,他们随着城市房地产的建设收了管网配套费,外加股票的升值赚的是盆满钵满,他们并不懂得供热,不注重供热人才的培养,管理的提升,技术的改进,如今城镇化推进动力不足,房地产开发停滞,收购的热力公司在这些上市公司反而成了烫手的山芋,着急抛售!而且是全抛!他哪里知道自己已经把利润吃干抹净,哪还有财大气粗的接盘侠接手呢?只能供一个采暖季赔一个采暖季,最后赔钱甩掉!
所以往后供热企业的并购项目,尤其是重资产方面的投资,国企、央企会更加谨慎,只有价格合适有钱才能收,所以不仅仅是价格的事情,还有资金的问题。
同类文章排行
- 青岛聚氨酯保温管
- 安全月|夏季工厂防火常识
- 硬泡组合(聚醚/聚酯)多元醇生产技术概要
- 直埋保温管工艺流程和施工规范
- 抛丸除锈设备操作规程
- 原料的准备——阻燃剂
- 供热管理现状的五大问题分析(二)
- PERT-II型预制直埋保温管在城镇供热工程中的应用
- 室外供热管网工程设计的优化研究
- 影响聚氨酯硬泡塑料强度的重要因素